墨爾本大學 | 錯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跡象——臨床醫(yī)生的新指南
指南者留學
2023-01-02 20:20:52
閱讀量:1155
<p><img src="https://info.compassedu.hk/sucai/content/1672662147202/1672662147202.jpg" width="789" height="442" /></p>
<p> </p>
<p>一份名為“子宮內膜異位癥——容易被遺漏”的新報告為臨床醫(yī)生提供了指導,以提高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認識并避免長時間的診斷延誤。</p>
<p> </p>
<p>根據(jù)英國醫(yī)學雜志 (BMJ) 發(fā)表的一項新研究,澳大利亞的一些子宮內膜異位癥病例需要長達八年的時間才能確診。</p>
<p><br />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進行性慢性疾病,子宮內膜組織(子宮內膜)在身體的其他部位生長。這最常發(fā)生在骨盆中,并會影響身體的其他部位。</p>
<p><br />來自墨爾本大學婦產科和皇家婦女醫(yī)院的 Martha Hickey 教授是題為“子宮內膜異位癥——容易被忽視”的實踐報告的作者之一,該報告為臨床醫(yī)生提高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認識并避免長期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指導。許多女性經歷的診斷延遲。</p>
<p><br />該報告顯示,據(jù)報道,從癥狀開始到確定診斷,全球平均診斷延遲為七年,而英國和澳大利亞則為八年。澳大利亞 2021 年一項基于人口的調查報告稱,大約 6.3% 的 40-44 歲女性患有臨床確診的子宮內膜異位癥。</p>
<p><br />在英國進行的進一步分析表明,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轉診前已經咨詢過 6 次或更多次全科醫(yī)生,39% 的患者在接受明確診斷之前有兩次或更多次婦科轉診,而診斷延遲在青少年中更為常見。</p>
<p><br />該報告提供了有關特定問題的新建議,以詢問患者的癥狀以及如何最好地調查這些癥狀以確認診斷。然而,報告也承認,缺乏可靠的子宮內膜異位癥非侵入性檢測,以及一些患者不愿意或難以報告癥狀可能會導致診斷延誤。</p>
<p><br />“我鼓勵臨床醫(yī)生向他們的患者詢問痛經和骨盆疼痛的情況。有時,患者的年齡會影響詢問的問題,但無論年齡大小,都需要詢問這些問題。”Hickey 教授說。</p>
<p><br />Hickey 教授還建議臨床醫(yī)生何時應將患者轉診至專科護理。</p>
<p><br />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長期后果包括生活質量受損、焦慮、抑郁和自殘。</p>
<p><br />“我們知道,延誤診斷會導致相當大的痛苦、痛苦、經濟困難和勞動力參與率下降。盡管公眾意識和臨床教育有所提高,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早期識別仍然不常見,我們需要傾聽有癥狀的患者的意見。”Hickey 教授說。</p>
<p> </p>
<blockquote>
<p>注:本文由院校官方新聞直譯,僅供參考,不代表指南者留學態(tài)度觀點。</p>
</blockquote>